详情
产品规格 图文详情

 鹿摇晃病,又称“晃腰病”、“摆腰病”、“摇背病”等,是由于铜缺乏而引起的以躯体麻痹、走路摇晃、运动失调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种疾病。我国吉林、甘肃省已有报道。
    病因  研究表明,鹿的摇晃病与铜缺乏有关,鹿铜缺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缺乏两种。
    原发性铜缺乏是由于缺铜土壤或土壤中的铜不能被利用。如高度风化的砂土、沼泽地的“泥炭”土或腐殖质土壤中缺铜或铜不能被植物所利用,直接造成鹿缺铜。
    继发性铜缺乏主要是某些矿物元素和微量元素与铜拮抗作用而胆另外尚有锌、镉、锰及磷等。
    症状  鹿晃腰病,发生于各年龄阶段,以青壮年多发,仔鹿少发,无季节性,以枯草期为多。其临床典型症状是后肢麻痹,运动失调、运步强拘,步态不协调,鹿角、鹿茸畸形。本病发展缓慢,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病程延长,症状加重,后期患鹿不能站立,跌倒或呈犬坐姿势,公鹿茸角变形,蹄变形。并可引起骨折、跛行、关节肿胀。公鹿繁殖力下降。仔鹿发育迟缓。患鹿贫血,可视粘膜苍白色,颈、胸、腹下皮肤呈灰白色。被毛变化明显。被毛褪色,由深变浅,常于服睛周围形成白色带。被毛稀疏、弹性差、粗糙无光泽。体温正常,心脏衰弱,个别患鹿有腹泻现象。
    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结合发病史作出综合诊断。
    实验室检查。测定肝组织铜含量,肝组织(干物质)中铜含量小于100mmol/kg,判为铜缺乏。血铜含量小于2.5mmoL/ml为铜缺乏。
    在诊断时应注意与白肌病、风湿性疾病及某些寄生虫病相区别。
    治疗  补铜是根本措施,除非神经系统和心肌已发生严重损害,一般都能完全康复。治疗一般选用硫酸铜口服,可按1%的硫酸铜比例加入食盐内,混入配合饲料中喂,也可用1%硫酸铜溶液5~10ml饮服,每间隔7-10天1次。另外,运用金毛狗脊、骨碎补、怀牛膝等组成配方治疗鹿“摆腰病”,效果也很明显。
    预防  预防补铜,可依各地条件,采用不同措施。依据土壤缺铜程度。可在牧草地喷施硫酸铜。也可应用加铜食盐,富铜微量元素添加剂等方法预防铜的缺乏。有条件者定期测量饲草、饲料、饮水及鹿体内的铜含量,依标准量而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