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产品规格 图文详情

  • 刘步尘:“创新奖”为什么是格力与海尔?
  • 慧聪网
2011-09-19
在日前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商标节上,海尔、格力两大白电巨头被授予商标创新奖
    据悉,同时获此奖项的还有五粮液、娃哈哈、三一重工、腾讯科技、中国移动,等重量级企业。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虽然中国商标节影响力有限,但是评奖较为公允、可信。
    实际上,人们更倾向于撇开奖项本身来观察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客观而言,在中国家电行业,格力、海尔是为数不多的品牌与技术双优势型企业。国际通行的看法是,只有品牌与技术双领先,才能实现市场领先。
    越来越多事实证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没有前途。但是,这个浅显的道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懂。创新至今在一些企业的观念里,仍然被视为广告说辞,不具有实质意义。甚至有些企业,将创新狭隘地理解为广告宣传的花样翻新。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中国家电行业不容乐观的现实,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彩电企业,从互联网电视“3D电视智能电视云电视,新概念层出不穷,炒作大于技术进步。
    创新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雄厚的研发体系做支撑,创新只能是一纸空谈。而研发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从人力、财力、物力到制度的全方位支撑,不是建几个研究所那么简单。因此,考察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首先看这个企业的研发体系建设是否完备。
    卖方市场时代,消费者以拥有为目的,不太关注拥有的质量;买方市场时代,消费者购买力大大提高,他们不仅追求拥有,还追求高质量的拥有,这个时候,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很容易被消费者抛弃。本土手机由盛而衰即是例证。2003年之前,多数消费者首次购买手机,本土品牌凭借价格优势及广告攻势,夺取了60%以上市场;然而,终因产品力不足而一夜之间崩塌,至今未能东山再起。
    本土手机企业的教训可谓惨痛。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国企业未能培育出创新能力,产品常年停留在引进、模仿(山寨)阶段,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及消费者购买力提高,这类企业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需求。据CCTV报道,2011上半年,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品牌轿车,销量大幅下降,而以宝马、奔驰为代表的等高端品牌轿车,市场逆势上扬。是为另一例证。
    再说中国最热闹的彩电产业,多年扮演追随者角色,在专利技术及产品定义权领域鲜有建树,究其原因在于心态浮躁心态,眼光短浅,不愿意为未来5年、10年的发展付出努力,3D来了追3D,智能来了追智能,完全没有自己的产品主张,显得十分被动。
    白电行业情况不同。在三大传统白电领域(空调、冰箱、洗衣机),中国企业均做到了世界第一(格力空调世界第一,海尔冰箱和洗衣机世界第一);而中国彩电四大家族(海信、创维、TCL、长虹)2010年电视总销量,赶不上三星一家。
    三星电子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彩电中国企业不是三星的对手,白电三星不是中国企业的对手。
    从技术成就和销售表现看,格力、海尔获得商标金奖,可谓名至实归。
    当然,这不意味着格力、海尔从此天下无忧。
站在全球高度看,格力、海尔仍处于第二梯队向第一梯队爬升期,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名牌,还需要继续努力。如果有一天,不仅中国的消费者第一选择是格力空调、海尔冰箱和洗衣机,海外消费者第一选择也是格力、海尔产品,那个时候,中国企业才算真正成功。
    我预测,这一天会在三至五年内实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