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产品规格 图文详情
品种:
银杏
株高:
1.5米
胸径:
1厘米
是否移植苗:
园林用途:
行道树
风景树
庭荫树
防护树
湿地绿化
其他
落叶与否:
落叶性
主干高:
1米
土球直径:
20-150厘米
高度年生长量:
0.5米
胸径年生长量:
1厘米
树龄:
100
是否古树:
栽培环境:
露地
树形:
圆锥形
主要观赏部位:
观叶

银杏为落叶乔木,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为橙黄色的 核果状。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号称活化石,出身在几亿年前,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银杏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别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古称“白果”。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有观赏价值。
一般特征
叶:扇形,有柄,长枝上的叶大都具二裂,短枝上的叶常具波状缺刻。
孢子叶球:单性,异株。
小孢子叶球:呈柔荑花序,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腋内。小孢子叶有短柄,柄端常有2个悬垂的小孢子囊。
小孢子:长圆形,纵轴有一凹陷的远极槽,外壁有微细的突起。
大孢子叶球:简单,通常有一长柄,柄端有2个环状的大孢子叶,特称为珠领(collar),上面各生1个直生胚珠。
种子:种子近球形,种皮分化为3层,胚具2片子叶。
染色体:x=12。
原始特征
银杏身上有许多较为原始的特征。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在裸子植物中绝无仅有,但在蕨类植物中却很常见。它的雄花花粉萌发时仅产生两个有纤毛会游动的精子。这一特征在裸子植物中仅苏铁有,而在蕨类植物中也很普遍。这就说明,银杏是一种比松、杉、柏等树木更为古老的植物。所以植物学上将它列为一纲、一目、一科、一属、一种。
鉴别特征
落叶乔木,叶扇形,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球花单性,雌雄异株。种子核果状。
形态特征为 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 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雌雄异株,稀同株, 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5叉),叉端生1具有盘状珠托的胚珠,常1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
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椭圆形、长圆状倒卵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5~3.5厘银杏米,直径1.5~2厘米;假种皮肉质,被白粉,成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种皮骨质,白色,常具2(稀3)纵棱;内种皮膜质木材淡黄色。纹理致密。富弹性,不翘不裂。可供建筑、家具、器具、雕刻、绘图板及其他工艺用。种仁入药,有清热、敛费肺、平喘、止咳、行气活血之功能,并可炒食或甜食。但不宜多吃,以防中毒。外种皮可作农药用,有防治植物病虫害之效。一般人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尿频者,体虚白带的女生。有实邪者忌服。生食或炒食过量可致中毒,小儿误服中毒尤为常见。个如杏核大小色洁白如玉,其味甘、苦、 涩,过食易引起腹泄。银杏树在绿化使用较多,特别是北方,银杏树具有的特性非常适合作为行道树。其不生病虫害、耐寒能力强、生长期不产生垃圾、树形优美端 庄。
习性环境
银杏寿命长,中国有3000年以上的古树。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5~6。初期生长较慢,蒙蘖性强。雌株一 般20年左右开始结实,500年生的大树仍能正常结实。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动展叶,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 至11月落叶。
银杏树的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四川,河北,湖北,河南,甘肃等地。全国最大的银杏培育基地是山东省郯城县。
历史分布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银杏叶
银杏叶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在一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的保存下来。所以,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野生状态的银杏残存于中国甘肃徽县、江苏徐州北部(邳州市)山东南部临沂(郯城县)地区浙江西部山区。浙江天目山,湖北省宜昌市雾渡河镇、湖北省安陆市、桂林灵川县海洋乡到兴安县高尚镇等周围少数乡镇、大别山、神农架等地都有野生、半野生状态的银杏群落。由于个体稀少,雌雄异株,如不严格保护和促进天然更新,残存林将被取代。银杏分布大都属于人工栽培区域,主要大量栽培于中国、法国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毫无疑问,国外的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
现存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大量分布。银杏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围很广。从水平自然分布状况看,以北纬30°线附近的银杏,其东西分布的距离最长,随着这一纬度的增加或减少,银杏分布的东西距离逐渐缩短,纬度愈高银杏的分布愈趋向于东部沿海,纬度愈低银杏的分布愈趋于西南部的高原山区。
在中国的银杏主要分布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气候区内,边缘分布“北达辽宁省沈阳,南至广东省的广州,东南至台湾省的南 投,西抵西藏自治区的昌都,东到浙江省的舟山普陀岛”,跨越北纬2l°30′~41°46′,东经97°~125°,遍及22个省〈自治区〉和3个直辖 市。中国的银杏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等省的60多个县市,另外台湾 也有少量分布。从资源分布量来看,以山东、浙江、江西、安徽、广西、湖北、四川、江苏、贵州等省最多,而各省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县或市,如 甘肃徽县、江苏的泰兴、兴化、如皋、海安、东台、大丰、新沂,邳州、吴县,山东省郯城县新村、泰安市、烟台市,湖北省宜昌市雾渡河镇、湖北随州的洛阳镇,何店镇花园村,广西的灵川、兴安等。许多银杏专家考证后认为,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神农架云南腾冲等偏僻山区,发现自然繁衍的古银杏群。它们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研究生物多样性、确保银杏遗传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自然资源考察人员还在湖北和四川的深山谷地发现银杏与水杉、珙桐等 孑遗植物相伴而生。银杏的垂直分布,也由于所在地区纬度和地貌的不同,分布的海拔高度也不完全一样。总的来说,银杏的垂直分布的跨度比较大,在海拔数米至 数十米的东部平原到3000m左右的西南山区均发现有有生长得较好的银杏古树。如江苏泰兴海拔为5m左右、吴县海拔约300m、山东郯城海拔约40m,四 川都江堰海拔1600m,甘肃为1500m(兰州),云南为2000m(昆明),西藏为3000m(昌都)。
主要产地
山东省郯城县新村,江苏省如皋市、泰兴市、邳州市等,其中江苏省泰兴市的 银杏果以其个大、品种好被称为“大佛指”、山东省郯城县郯城金坠、马铃、郯城圆铃等,泰兴银杏年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山东郯城为银杏苗木及银杏叶主产 区,“泰兴大佛指白果”被1999年昆明世博会指定为唯一享有永久性冠名权的“无公害白果”,2007年被授予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称号。
山东省郯城县规格的树木齐全,是中国各大城市绿化苗木的主要供应基地。至2011年,甘肃省徽县银杏面积达到30万亩,建成西北银杏第一县。广西灵川县海洋乡人均拥有银杏数量及产量全国第一,名副其实的银杏第一乡。古银杏现存量也是全国少有。
著名古树
贵州古树
世界上最大的银杏树在贵州福泉,树龄大约有5000~6000年,根径有5.8米,树高50米,胸径4.79米,要13个人才能围抱得过来。2001年载入上海吉尼斯记录,被誉为世界最粗大的银杏树。
山东古树
位于素有“中国银杏之乡”称谓的山东省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一棵银杏雄树。树高四十二米,围八米有余,据《北窗琐记》记载,此树植于周代,传为郯国国君所种,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的定林寺内有一棵大银杏树,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传说这棵银杏树是西周初期周公东征时所栽。史载周公东征曾东过“龟蒙”,那么踏足浮来山也就有几分可信。这棵银杏树生命力极强,至今仍枝叶茂盛,当代书法家王丙龙先生挥毫为之写下了“天下银杏第一树”的题字。
位于山东临沂市费县探沂镇北徕庄铺村村口,矗立在朱龙河畔,县志记载本树有记载于唐初,距今至少约1500年,树高40余米,枝繁叶茂,姿态优美,据临沂林业局的领导讲,临沂银杏千年以上的有31棵,本树无论在年代、体型都是难得一见的。
在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大寺村西头原有一座古寺,曰正觉寺。寺后有一棵白果树,相传植于汉代。树高22.15米,胸径1.72米,基部周长10.35米,冠径东西长21.3米,南北15.5米,主干之上4个分枝直径均1米左右,虬枝繁茂,遮荫近亩,年年果实累累。
湖北古银杏
而在湖北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有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分布最密集、保留最完好的一处千年古银杏树群落。银杏谷绵延 12公里,内有千年以上银杏树308棵,百岁以上银杏树1.7万多棵,原生态的野生银杏随州银杏
随州银杏
树 510万株,区内古银杏树连成片、构成群落,深藏群主之间、汇聚成谷,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银杏群落之一。每逢金秋时节,千年银杏谷遍地金黄,蔚为壮 观。古银杏群落与周围半丘陵半山区地形、湖泊河道、乡村农舍有机组合,互相映衬。2003年随州银杏林整体以17.1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入选国家自然保护 区名录,成为全国最大的野生植物银杏自然保护区。
湖北安陆市王义贞镇是一个集老区、山区、边区于一身的乡镇。境内有中国第二的古银杏群落,其中千年以上的古银杏48株,五百年以上的古银杏1036株,百年以上的4370株。[5]
在湖北省宜昌夷陵雾渡河镇猫子湾,一棵千年银杏树浴火重生,已得到相关部门的挂牌保护。相传宋神宗继位全国天灾不断,百姓为祈求天降甘霖,良田保收,就请一位道教高人天师在最枯脊的山岗上种上一棵银杏树,后来这个地方不管怎么旱涝都能保收成。2008年春节一场大火将这颗银杏树烧了一天一夜,正痛惜这颗千年银杏树将枯死,古树后来奇迹复活了,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保护。
四川古银杏
成都地 区最古老的银杏树。相传为1800年前张天师种下,实际树龄2000年有余(2012年最新测定为2500年树龄)。古银杏树,高约50余米,胸围 7.06米、直径2.24米。腰身间钟乳(树笋)密集悬垂,色泽如碣石粗砺凝重,形态如槌、如笋、如锥。树身上好像缓缓流淌的岩石粘液,似动非动,十分奇 异。
2009年 7月13日,雨城区对 岩镇陇阳村四组的古银杏树被中国银杏研究学会初步确认为四川省最大的古银杏树。该古树树龄3000余年,胸围达845厘米,树高23余米,形状奇特,枝桠 遒劲。 生长于南充阆中市白果树街,种植于两汉期间,树龄1800年。2000年8月,古银杏树成为阆中市政府挂牌保护的“名木古树”,白果树街就是因为 有了千年古银杏树而得名。
距成都不到40公里处的崇州大 划乡白果村四组发现。这棵胸围达9.84米,树径达3.04米的银杏树,其中2米以上树干的周长达5.2米。成都主城五城区内最古老银杏位于百花潭公园, 树龄为1700年。长于唐代,明末遭了火焚,清朝又被雷击,命运多舛如今却还是枝繁叶茂。这棵编号为0371号的古银杏树,1983年从阿坝州汶川县漩口 镇的观音寺附近挖掘移植入园的。经过园林专家培育,这棵老树逐渐根深叶茂发出了不少新芽。
浙江古银杏
浙江杭州古银杏树种植于隋朝,树龄1410年。老银杏高达二十多米,树冠张开有20座的圆台面那么大,树根四周萌发出许多大小枝干,状似“子孙满堂”。
河南银杏
商丘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沈楼村古树,据考证,该树为西汉梁国三百里梁园遗存之树,已有2000多年历史,仍枝繁叶茂不“显老”。经历两千年历史风霜,它依然粗壮、高大、威武,龟裂的黄褐色表皮正如一副铠甲。树冠遮天蔽日达2000多平方米。
河南省济源市王屋乡王屋山风景区有一颗白果树,树高35.5米,树围9.1米,树干挺拔,枝叶繁茂,树龄约2000 年,传为汉朝遗物。有“中国植物活化石”之美称。人称“七搂八拐棍”。驻马店泌阳县象河乡龙王掌银杏树,树高30余米,树粗10余米,八人合抱不拢,树上 有泉,四季向外溢水,大旱不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