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产品规格 图文详情
工件类型:
实验庄子
装配方法:
分组装配法
验收技术标准:
压力温度实验
残次品率:
%1
加工贸易形式:
进料加工
加工周期:
16天及以上

超临界气凝胶干燥装置超临界气凝胶干燥仪超临界纳米干燥装置超临界萃取装置

一、 概述
超临界干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化工新技术。一般常用的干燥技术, 如常温干燥、烘烤干燥等在干燥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地造成物料团聚, 由此产生材料基础粒子变粗, 比表面急剧下降以及孔隙大量减少等结果, 这对于纳米材料的获得以及高比表面材料的制备极其不利。超临界干燥技术是在干燥介质临界和临界压力条件下进行的干燥,它可以避免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和碎裂, 从而保持物料原有的结构与状态, 防止初级纳米粒子的团聚和凝并, 这对于各种纳米材料的制备极具意义。
二、 主要技术参数
1、凝胶干燥器:1L/32MPa,300℃
2、分离器0.6L/30MPa,85℃
3、制冷系统:2500kcal/h,风冷,进口核心部件
4、储    罐:2L/16MPa
5、高压输送泵:20L/40MPa
6、变 频 器:2.2kW
7、流 量 计:6.3~20L/6.3MPa
8、总 功 率:9kW
三、主要结构组成
超临界气凝胶干燥仪主要由:气源系统、制冷系统、稳压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干燥装置、分离装置及电气控制、干燥釜压力恒定系统、支架箱体等组成。
四、结构分项说明
气源系统:
一般采用CO2为干燥介质,该系统为用户自备,若非国内气瓶供应或非气瓶直接供应,则需提供气源接入口规格尺寸,以便本装置接入系统正常运行。
制冷系统:
本系统包括制冷机组、冷箱、冷冻盘管、冷循环泵等组成。
该系统为气源液化系统,在超临界干燥临界置换过程中,提供液态气源。
制冷机组:
制冷形式:风冷,保证装置制冷需要的稳定供应。
高压输送泵:
选用高压柱塞CO2泵作为动力源,确保干燥介质的稳定输送,泵头采用特殊材料,可对试验各阶段流体量的需求适时调节。
压力范围:常压~40MPa
最大流量:20L/h
变 频 器:2.2kW
流量计量系统:
采用气体质量流量计结合流量数显仪表对管路中的CO2气体进行计量,计量精度达到1%F.S.。
流量控制范围:6.3~20L/h
温度控制系统:
采用PID程序升温控温,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升温幅度进行调节,如:0.5℃/min、2℃/min等。设定温度梯度调节数值,系统进行自整定自动控制,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
温度控制范围:常温~300℃
压力控制系统:
采用美国进口背压调节阀进行控制。     最大入口压力:≤32MPa
出口压力:0~32MPa
 适用介质:弱腐蚀性
干燥装置:
容积1000ml,内部精密打磨处理,设计压力40MPa,温度:300℃,内部带有测温,外部设计保温隔热装置。
干燥器的长径比根据凝胶样品制作的特殊性进行单独设计:
为提高干燥装置的适用范围,满足不同干燥介质进行样品处理的要求,干燥器设计温度和压力均比较高,可在很大范围内对样品制作条件进行调节。
分离装置:
分离装置是气液分离的主要场所,大部分液体在此得到有效回收,回收液收集后可再度循环利用,气体则通过上部的出口进入下一环节。
分离容积:600ml
分离压力:30MPa
预热器:
用于干燥釜的预热,预热温度:≤250℃。
冷凝器:
    用于压力控制系统前端的冷却,确保压力控制系统正常运行。
电气控制及箱体支架:
根据现代实验室要求进行设备的外形设计,美观大方。采用A3磷化喷塑主体结构,人机操作环境,布置得体,与现代实验室搭配和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