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产品规格 图文详情
品牌:
其他
型号:
龙工855装载机岩石王铲斗
配件适用对象:
装载机
规格:
装载机岩石王铲斗

原厂龙工ZL50装载机铲斗销售厂家潍柴855柴油机厂家

     铲斗属于定制产品,具体价格当天落实为准,所标数字定金或电议价,欢迎客户朋友询价定制铲斗。请留下您的信息,我们的客户经理跟您联系.柳工厦工徐工临工龙工山工常林装载机铲车铲斗翻斗岩石斗加大铲斗/龙工83330F850853855BD85650EX装载机铲车加大煤铲斗土方斗岩石斗/柳工835柳工30E装载机铲斗855N铲车50CN岩石斗836加大铲斗翻斗856/徐工30铲斗徐工300K装载机铲斗50G铲车铲斗500岩石斗加大铲斗翻斗/临工LG933、LG936 LG953 LG953N LG953F LG955F LG952 LG952H LG956 LG956F装载机铲斗支持定做。
     供应各型号装载机铲斗工程铲车轮式装载机铲斗尺寸装载机铲斗什么牌子好,装载机铲斗价格,装载机铲斗采购批发信息装载机斗主要用来铲、装、卸、运土和石料一类散状物料,也可以对岩石、硬土进行轻度铲掘作业。如果换不同的工作装置,还可以完成 推土、起重、装卸、筛选其他物料的工作。采用优质强度结构钢,使用国产优质斗齿座;节省作业时间。适用于挖掘和装载松动的沙土和粘土等轻装作业。铲斗属结构件类产品,由齿座板、底板、边板、墙板、挂耳板、背板、斗耳板、斗耳套、斗齿、齿座、护板或斗角等零配件组成,所以焊接是铲斗关键的制作工序,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铲斗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寿命。
      标准斗:选用国产优质合金钢Q345,适用于一般黏土、松土的挖掘和沙、土、砾石的装载等较轻作业环境。
       岩石斗:齿座板和侧刃板材料选用强度耐磨钢,适用于挖掘混有较硬碎石的硬土、次坚石、风化石或坚石、破后的矿石的装载等重载作业环境。

本文摘自网络,行业资讯类信息参考。


1?故障概述??

??某一ZL40装载机两转斗油缸活塞杆紧靠头部均严重弯曲并引起油缸漏油。据该车操作人员反映,活塞杆弯曲时并没引起注意,只是由于油缸严重漏油时才发现两活塞杆已弯曲。后经现场机务管理人员分析,故障的原因可能是驾驶操作人员技能不熟练,盲目超负荷作业所致。故该车进厂修理时,仅对两弯曲活塞杆制定了冷压校正修理方案。但装车使用仅几个台班,两油缸又出现严重漏油,两转斗油缸活塞杆又在原弯曲位置发生弯曲变形。之后,使用单位购置了原来两套新转斗油缸总成,装车使用几个台班后两转斗油缸活塞杆再次在相同位置发生弯曲变形。???

??2?故障分析??

柳工5T铲车铲斗

柳工5吨铲车铲斗

龙工30铲车铲斗

龙工50铲车铲斗

龙工5T铲车铲斗

龙工5吨铲车铲斗

??该装载机工作装置采用反转连杆机构,动臂为单板结构,两摇臂铰接支撑点位于动臂中部横梁上(如图1所示)。通常造成液压缸活塞杆弯曲,一般应为液压缸受轴向压力过大而失稳弯曲,即弯曲现象发生在转斗油缸活塞杆受铲斗大弯曲力矩工况时。但对照已弯曲活塞杆弯曲部位及装载机作业工况受力分析,显然不属于液压缸因受轴向压力过大而弯曲。因为该活塞杆弯曲部位在紧靠活塞杆头部,也就是说在活塞杆接近完全收缩、铲斗小行程时弯曲的,而此时装载机实际作业工况正处于铲斗前倾卸料位置,并非处于工作装置受力铲斗大的典型工况。??

??通过对活塞杆弯曲部位分析以及对该装载机实际作业工况进行观察,发现在动臂铲斗大举升高度,产斗在转斗油缸作用下前倾撞击动臂抖落物料时,转斗油缸与动臂横梁发生碰撞。进一步检查验证,发现两个转斗油缸缸盖法兰下侧均有碰撞痕迹,两转斗油缸安装部位下方的动臂横梁相应处也发现有碰撞痕迹。显然,两转斗油缸活塞杆弯曲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为转斗油缸与动臂横梁发生干涉所致。????在装载机工作装置结构设计中,除了必须满足使用性能、技术经济指标、劳动条件等要求外,还必须保证作业时构件间无运动干涉?。而该故障是在运行工作几年后发生的,新车时并未发现有该故障现象,由此推断,该故障是在经过长期使用后工作装置部分某些机件结构运动参数发生变化所致。经检查工作装置部分:动臂、连杆、摇臂、铲斗及其铰接支点无变形、开焊、裂纹、移位?、松旷、咬死等现象;再检查动臂提升、铲斗翻转等技术参数指标,发现转斗前倾角远大于设计值45°????为使装载机工作时操纵方便,要求在工作装置结构设计中对铲斗转角进行限位?。铲斗转角限位装置通常采用简单的挡块结构,把挡块分别直接焊在铲斗后臂及动臂上(如图2所示)。铲斗前倾角的限位原理是在铲斗大卸载高度,铲斗前倾角度达到45°时,铲斗与动臂上的限位挡块相碰,铲斗停止前倾。铲斗前倾角限位挡块另一作用是有利于铲斗中物料倾倒干净。当装粘性物料时利用铲斗与动臂的碰撞,使物料抖落干净。现发现因铲斗前倾角过大,在实际作业前倾卸料时,利用铲斗与动臂的碰撞抖落物料时限位挡块被撞掉,失去限位作用。操作者在一定高度卸载时,为使物料抖落干净,会操纵铲斗翻转阀使铲斗前倾,并企图与动臂限位装置发生碰撞以抖落物料,但此时限位块已被撞掉,限位装置不再起作用,铲斗在达到铲斗大前倾角设计值后,将会继续翻转,导致实际前倾角增大。根据该装载机工作装置结构形式分析可知,随着铲斗前倾翻转的角度增大,转斗液压缸进一步收缩,与此同时,转斗液压缸将会继续前倾,直至与动臂横梁碰撞发生干涉。转斗油缸受到来自横梁干涉点的这一侧向推力致使液压缸活应用技术塞杆在其靠近头部发生弯曲。???

??3?结论及建议??

??显然该故障在多次弯曲修理时,因为未找到故障的根本原因,所以只是治表不治本,结果使活塞杆多次弯曲。该故障表现在转斗油缸活塞杆上,而根本原因却在铲斗的前倾角限位装置上,但在装载机的使用维修中往往忽视对限位装置的检修。该装载机经加装限位块,使铲斗前倾角恢复到正常后,再次冷压校正活塞杆,装机使用至今3年未再发生异常现象。??

??考虑到施工单位机械设备使用管理情况比较复杂,为彻底避免类似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在工作装置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转斗限位块这一易损部位在作业中发生变形、被撞等情况对工作装置机械运动的影响,从结构设计、元件选型等方面给予保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