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产品规格 图文详情

高温铝质金属修补剂
一、高温铝质金属修补剂性能特点
      ★ 耐高温——耐高温可达300度,瞬间最高耐受温度达330℃。
      ★ 与金属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适用于高温工况下各种铝质金属表面、垂直面、凸面或凹面,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粘接强度、电绝缘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耐磨、耐老化、耐热性能、耐油、耐水及耐多种化学物质,其收缩率和吸水率低的特性。
      ★ 固可进行各类机械加工——混合后可在常温下固化,硬化形成一种牢固的类似金属状的材料,可进行钻孔、攻丝传统的各种机械加工及涂漆;是一种理想的冷焊剂,可替代传统的热焊接工艺,施工场所不受限制——不用电,不用火,施工比较安全;是所有工业维护部门必备的好帮手,是在条件不允许常规焊接时,取代常规焊接方法的理想材料。
      方便快捷解决问题——本产品具有适用方便、快速、经济、耐用、可靠等特点。
 
二、高温铝质金属修补剂产品用途
      双组份,膏状,以铝粉为强化填充剂、多种合金材料、改性高温树脂和高温固化剂组成的高性能聚合耐高温铝质修补材料。通用于各种铸铝件缺陷的修补及铝质零件磨损、大孔和微孔、设备损伤的修复;如各种铝制品、容器、管路、零件、主设备的缺陷、磨损、划伤、腐蚀、断裂的修复。修复后颜色与基材基本一致。
      高温交变、高强度冲击重载荷下设备、管路出现的漏孔、裂缝、砂眼、缺陷、断裂、损坏等进行填充与粘接补漏、焊合,螺纹翻修等用途。
      金属零配件如:零件尺寸超差恢复尺寸、轴头、滑槽、阀们及泵体的缺陷修補工艺,修补后颜色与被修补零件基本一致。
 
三、高温铝质金属修补剂使用方法
      ★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对修补效果的影响很大。被修表面应打磨粗糙或喷砂处理,要打磨出基材本色,对一些特殊工况要进行特殊处理,如铸铁泵壳表层含水带锈要用火焰烧烤的方法将表层内的水分除净,然后打磨或喷砂:对一些轴类或孔类磨损尺寸的恢复,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可打磨或车削粗糙的螺纹表面。导轨或缸体划伤部位要打磨出矩形槽或燕尾槽,深度要2mm以上。
      ★ 清洗:用专用清洗剂或脱脂棉蘸丙酮清洗打磨过的表面以除去残存油污。
      ★ 混合修补剂:修补剂是由A和B双组份组成,使用时严格按规定的配合比将A组份和B组份充分混合,按质量比A:B=4:1或体积比A:B=4:1。并在规定的可操作时限内用完,调配好的胶如果一次性没用完,此剩余胶不能再使用,建议随用随配,减少浪费。
      ★ 涂胶: 用刮板或胶刀将混合好的修补剂涂于待修表面,可先涂少许,用刮板或胶刀反复按压,使修补剂与基体充分浸润灌实,然后再涂剩余的修补剂,留出余量以便加工,或采用成型法。
      ★ 固化:一般情况下室温(20~25℃)固化8小时即可到机械加工,24小后可投入使用;当气温低于25℃时适当延长固化时间,当待修表面的温度在15℃以下,必须采用适当的加热方式才能保证涂层固化。建议用红外灯、碘钨灯、电炉加热距修补位大约50cm处加热6-8小时,或初固化后,将工件整体放入烘箱或加热炉内加热,温度不高于80℃,保温2-3小时;当工作环温度高于25℃或混合量过大时,固化速度会加快,要适当缩短混合后的操作时间。
      ★ 后加工:固化一定时间后即可采用传统的机加工方法车削、磨削、钻孔、攻丝等,以达到要求尺寸;固化后如不需机加工,可以在施胶表面完全固化前,用手沾少量水抹平表面,以获得光滑的外表面;加工后如发现表面有气孔,要对气孔处重新钻孔(至少2mm深),然后重新填料(同样要粗糙化和清洁表面)。
 
四、高温铝质金属修补剂参数表

TX-6118    高温铝质修补剂物理机械性能及固化特性表(测试条件:温度20~25℃,相对湿度60)
项 目
参 数
项 目
参 数
颜色
铝色
挥发性

外观
膏状
固化时间
常温24h;常温2h+80℃1h
密度(g/cm3)
1.45
瞬间最高耐受温度(℃)
330
可操作时限(min)
20~50
工作温度
-60~300
初步固化时间轻负荷加工(Hr)
10h
完全固化时间满负荷加工(Hr)
24h
配比
质量比、体积比:A:B=4:1
弯曲强度(MPa)
59.2
剪切强度(MPa)
≥14.2
固化后硬度(Shore D)
86±3
抗压强度(MPa)
196.9
包装(AB组合)
250g
特别说明:本参数为在室温25℃,湿度60%实验室条件下取得,由于实际操作室温条件比较复杂,用户使用时需根据实际室温度、湿度做预测试,以测试所得数据为准。当混合量大于200g时操作时间将会缩短。
运输贮存:1、产品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避免倒放、碰撞和重压,防止日晒、雨淋和高温。
               2、产品应在阴凉干燥处密闭贮存(25℃以下),贮存期12个月,防止日光直接照射,远离火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