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产品规格 图文详情

恐怖症即恐怖性神经症。这里说的恐怖是指与现实根本不对应的完全耗费性的恐惧。在这种情况下,恐惧与在焦虑中体验到的泛化恐惧不同,恐怖性恐惧都具有某种具体的对象。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种可怕的对象,就会有多少种恐怖。然而某些恐怖比其他一些恐怖更为常见,如对置身高处的恐惧(恐高)和对细菌的恐惧(不洁恐惧)。日常生活中,多数人对环境中的某些对象都感到恐惧,譬如蛇,但这种恐惧第十二章 神经症的防治323一般来说都是轻微的,并不干扰正常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可是,恐怖症患者的恐怖要强烈得多,并因此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活动。因此,恐怖症是指患者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景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并常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这种强烈的恐惧与引起恐惧的情景通常都是不相称的,常人往往难以理解。由于不能自我控制而极力回避引起恐惧的事物或情景,患者本人也知道这种恐惧是不切实际的,知道别人不会对这些事物或环境感到恐惧。所以,这种恐怖是不合理的,是一种异常的表现。这里,我们要知道恐怖症患者所体验到的情绪与以下几种情绪反应类似而又有所区别:害怕是对真正危险或威胁的正常反应;胆怯是指一种易于发生害怕的持久倾向;惊恐是一种突然爆发的急性恐惧;焦虑是一种同“迫在眉睫”而又不知所措的危险体验有关的不愉快情绪。全国12个地区(1982)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恐怖症的患病率为0.59&permil,城乡患病率相近。国外(1996)恐怖症的患病率为10%,男女性别之比为1∶2,发病年龄在20岁左右。在我国,恐怖症患者占神经专科门诊的比例约为6.7%(1989)。 
 一、致病原因  恐惧作为一种情绪体验,从种系发展来看,对于保存个体有重要意义。因为恐惧可以使一个人避免接触对自身有危害的事物或情景。一个完全没有恐惧的人要比他人更多地处于危险的境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恐惧并非都是一件坏事。然而,如果恐惧情绪严重地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就变成了一种病态情绪了。
(1)素质因素。恐怖情绪的产生受到先天素质因素的影响。一些研究者认为,患者病前性格表现为胆小、羞怯、被动、依赖、内向、易焦虑、有强迫倾向等,这可能与从小就受到母亲过多的保护有关。
(2)生理因素。研究发现,恐怖症患者的神经系统的警觉水平增高,这种人敏感、警觉,处于过度觉醒状态。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临床观察发现,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状态,都可以引起恐怖。324心理咨询与治疗
(3)社会心理因素。恐怖症与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研究资料(张亚林,1988)表明,有近2/3的患者都主动地追溯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事件。一个人从孩童时期对某些特定事件或情景所具有的恐惧感,成年后,如果不再同其接触,恐惧就会消失或隐蔽起来。但当受到疾病痛苦的折磨或在受到严重的精神创伤的因素的打击下,过去所经历过的恐惧就会重新浮现出来。此外,依据行为主义的观点,恐怖症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制约)反应,是经过学习过程而建立起来的。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定型下来,形成固定心理结构,于是他在以后遇到新的类似刺激情境时,便会旧病发作,产生恐惧感。二是“间接经验”,即“社会学习”。如看到别人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自己就会感到痛苦、羞耻、害怕。甚至通过电影、电视、小说、广播、报刊等途径也可以学到这种经验。他们会不自觉地依据间接经验,来预测自己会在特定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这种情绪状态的泛化,导致了恐怖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