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产品规格 图文详情

蚌埠申办要求代理旋塞形阀门证程序.贵州毕节无缝钢管代理资质评审细则

  本章对压力元件产品的热处理质量要求和控制程序作出规定,以保证达到预期的热处理效果。

一、职责

  热处理工艺文件编制由技术部负责,生产部、质检部配合,热处理实行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人负责制,并接受质保工程师的监督、检查。

二、热处理工艺试验


    对新材料、新工艺及特殊要求的热处理工艺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经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人审核的热处理工艺试验报告和探伤性能试验报告应作为编制热处工艺的依据。

三、热处理工艺的基本要求

1、热处理工艺由技术部负责编制,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人审核。

2、热处理工艺编制的依据

2.1热处理工艺试验报告;

2.2压力元件产品所涉的性能参数要求和热处理规范。

3、热处理工艺的修改,由技术部按规定程序进行。

四、热处理前的检验

  4.1按规定的检验内容和要求对产品和检验资料进行检验和审查,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

五、热处理过程质量控制

5.1热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由热处理质量监控责任人负责。

5.2、必须保证热处理设备,监测的各种仪表的可靠准确性,保证在周检有效期内使用。

5.3 热处理装炉,必须合理,应符合其规范要求,以保证过程中满足受热均衡的要求和减少变形的要求。

5.4 热处理中,严格按照工艺时间温度曲线图的要求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仪表温度和炉内实际观察温度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良好效果。

5.5 按工艺要求,控制出炉时间,温度及冷却方式和冷却速度,以保证热处理质量。

5.6 热处理后的产品必须进行全数检验。

5.7 热处理的时间温度记录工艺曲线图,热处理检验报告探伤报告应保存归档,备查。

5.8 凡未能达到热处理技术标准要求的产品,应立即隔离,并打上标识记号。

  

  

  

  

  

  

  

  

  

  

    

  

  

  

  

  

  

  本章对压力元件产品检验文件的编制以及材料进货,生产过程及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基本要求,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编制及确认程序,及相关人员的职责等作出规定,以保证各项检验,试验报告准确可告,真实并可追溯。

一、职责

  检验和试验质量控制系统由质检部归口负责,有关车间和科室予以配合,检验和试验质量分别实行过程检验质控系统责任人和理化性能试验质控系统责任人负责制。并接受质保工程师的监督检查。检验和试验质量控制程序按“检验质量控制程序图”,“理化性能试验质量控制程序图”执行。

二、检验文件的编制

1.质检部应根据图纸,工艺文件和有关标准,规范编制通用检验规程,产品检验计划,以及质量检验记录和报告等检验文件。

2.检验文件应由检验专业人员负责编写,质量检验控制责任人审核。

三、原材料的进货检验按第11章规定执行

四、工序检验

  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检验员应根据图纸、流卡、检验计划的规定,在工序完工后及时进行工序检验和试验,检验和试验能满足要求时检验员应在“流卡”上签字或盖章,确认。工件方能转入下道工序。不能满足要求时。该工件为“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的规定程序办理

五、理化试验

1、原材料需进行化学分析,应在规定部分取样依照原材料的化学元素含量数据与该材料合金元素含量的数据和标准对比进行评判,同时填写化学元素含量分析报告表。

    物理性能试验,按规定取样,加工成标准试样进行性能试验,并记录相关数据,填写试验报告。

2、无论是化学分析或物理性能试验完成后,试验人应出具试验报告,经理化质控系统责任人审定。

六、制造工序完工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

6.1  制造工序完工检验指产品入库前的工序检验。制造工序检验应依“产品检验规程”的规定和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产品合格后,在产品上标上印记,并办理入库手续。并将检验结果和记录汇总存档。

6.2  出厂检验,是产品完工后交货前的检验,由“检验质控系统责任人”负责。应按产品检验规程的规定程序和检验项目对产品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交付用户。

七、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7.1  产品完工后,各种检验报告满足规定要求后将检验资料汇总由质检部整理交检验质控系统责任人审核后签字盖本公司检验印章,发给用户。

7.2  产品出厂后,质检部将全套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编号存档。

  

  

  

  

  

  

  

  

一、目的

  对特种设备制造无损检测人员,无损检测通用工艺守则的编制,无损检测工作程序,检测设备条件等作出规定,确保无损检测得到控制。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元件锻钢件产品的无损检测。

三、职责

  质检部负责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和人员管理。

四、程序

1、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及一般要求

1.1凡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持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必须取得质监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

1.2无损检测人员技术等级分为高、中、初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该等级相对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1.2.1  Ⅰ级无损检测人员可在Ⅱ级人员指导下进行无损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1.2.2  Ⅱ级无损检测人员可编制一般无损检测程序,按照无损检测规程编写工艺卡,并按无损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

1.2.3  Ⅲ级无损检测人员可根据标准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协调Ⅱ级人员对检测结论的技术争议。

1.3检测方法和质量验收等级的选择应就锻件的具体使用种类确定,并符合形影技术文件要求。

1.4检测档案

1.4.1按受压元件标准对锻钢件进行检测时,必要时应编制相应的检测规程或检验规范。

1.4.2检验程序及结果应正确、完整并有相应责任人员签名认可。检测记录、报告等保存期不得少于七年。七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

1.4.3检测档案中,对于检测人员承担检测项目的相应资格保管等级和有效期应有记录。

1.4.4检测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应定期检定,并有检定记录,合格方能使用。

2、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条件,包括检测方法以及依据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等,参见本公司《无损检测规程》执行。

3、无损检测工艺卡应根据相关法规、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编制。产品零件的无损检测工作应按无损检测工艺卡进行。

  

  

  

  

  本章按照《压力管道原件制造许可规则》、《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规定了本公司接受安全监察、监督检验和用户检查内容和要求,以确保产品安全可靠并满足用户要求。

一、职责

  本公司接受安全监察,监督检验和用户检查的工作由质检部负责,质保工程师,技术部,生产部设备动力部及生产车间予以配合。

二、公司资格审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1、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制造许可有关规定,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压力容器制造资格审查和复查,并按批准的类别,品种范围制造压力容器。本公司质保体系人员任命,《质量手册》的修改应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2、接受劳动部门和主管部门组织的对企业质保体系运行情况和产品质量情况的监督抽查,做到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方便的工作条件,并认真处理和解决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三、用户检查

  本公司根据用户要求接受用户直接进行委托的机构对产品制造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工作资料和工作条件。

  在资格审查,质量抽查和用户检查中提出的问题,意见建议。本公司将立即制订整改方案措施,并限期完成。

  

  本章对压力元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检验,测量和理化试验装置及实施设备的质量控制内容和基本要求作出规定,以保证传递的量值和理化试验数据可靠准确。以及设备完好并正常运行。

一、职责

  理化计量质量控制和设备质量控制,由质检部归口负责。物资部与生产车间予以配合,理化计量管理实行,质量责任人负责制,接受质保工程师的监督检查。

二、理化计量器具试验装置管理

1、理化计量器具装置管理工作由质检部负责。应做好各种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理化试验设备的编号,并建立理化试验设备计量器具的台帐,组织编制计量仪器仪表检定计划,并组织实施。

2、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及理化试验设备的采购,入库验收(如库检定),发放检查,使用,维护,保养,周期检定等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按有关规定执行;

3、理化试验设备计量器具的检定

3.1  对公司不具备检定能力的计量设备,应送有检定能力、资格的经市一级计量机关认可的检定单位进行检定。

3.2  入库验收检定。

    新购计量器具其合格证上应有CMC标记,并经法定检定合格后填写检定证书贴上合格标签后入库。

3.3  周检

  在用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和理化试验设备应由质检部、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安排计量理化组编制“周期检定计划表”,试验设备检定计划外送检定,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应贴有合格标签,该有铅封的要有铅封。由质检责任人审核后发出检定证书。并在每件计量器具、仪器、仪表理化试验设备上贴上合格证的标签方可使用,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4  抽样检定

    为了证实在用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是否满足其它临时性的检定要求,可进行抽样检定。抽样检定一般在检定同期到来之前,抽检合格率应达95%以上。

4、计量器具和理化试验设备的使用

   计量器具和理化试验设备应有专人保管,定期保养,不得转借,使用者应熟悉该器具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不得擅自拆装计量器具和理化试验设备。重要器具应有使用记录,并认真填写。

三、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工作由设备动力部负责,应编制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台帐,做好设备购置,使用修理及设备事故分析,处置等管理工作和设备档案资料工作。

2、设备购置,使用,保养,调拨,迁移,修理,报废等的基本要求和程序,按设备管理制度执行。

3、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3.1  重要设备实行专管,定人定机,考核上岗。公司设备由车间指定专人负责管,并报设备动力部备案。

3.2  操作者对其操作的设备及附件负责管理和保养,应熟悉其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明确“三好”“四会”以及“润滑五定”。和“三级保养的内容”。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

3.3  设备实行三级保养和维护责任制,使设备保持清洁,润滑,安全。

4、设备的检修

    设备动力部应根据在用设备和企业的生产情况,编制年度和季度设备保养和维修计划,经设备质控系统责任人审核批准实施。生产部在安排作业计划的同时应与设备动力部协调,确保设备保养和大中修计划的完成。

5、设备事故分析报告和处理。

5.1  设备事故发生后,应保持现场,并逐级上报。同时在调查结束后,应积极组织人抢修,尽快恢复生产。按照事故的类别展开不同层次的事故分析会,根据“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提出对事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必要时应追究单位领导责任,报上级部门审定,同时对重大设备事故积极组织维修措施,制定修理方案及时完成设备的修理工作。

  

  本章规定了不合格品的控制职责和要求,以防止不合格的非预期使用。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规定。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不合格品的控制及纠正和预防措施。

一、职责

1、质检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并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进行监督检查,技术部负责不合格产品的审理。

2、质保工程师负责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的裁决与协调,并对不合格品的有效性进行监督与评价。

3、物资部,生产部和生产车间负责对不合格品按评审意见进行处置。

二、活动方法和要求

1、对所有的不合格品,为了防止非预期的使用和放行,应按规定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和处置。

2、当发现不合格品时,质检员应确定不合格的范围和性质(分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轻微不合格三类)并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做出记录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

3、由授权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包括评价不合格的性质,分析和确定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和确定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案,形成记录并通知责任部门和人员。

4、不合格品的处置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技术部进行技术判定

4.1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

4.2经返修或不经返修作为让步接受

4.3降级

4.4拒收或报

 

 

     以上内容是行业相关标准的节选,内容与标题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只是为了利于搜索引擎的收录。具体项目办理细节及流程欢迎您来电咨询,我们致力于把我们所擅长的项目做到最专业。

 

公司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417号先锋广场1033

联系人:田雨 (业务经理)

手机号码:13770751414

联系电话:025-66639814

QQ:453472919 

传真:025-66639971

C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