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产品规格 图文详情

白玉兰学名(Michelia alba DC.),是玉兰花中开白色花的品种。又名木兰、玉兰等。木兰科落叶乔木,树高一般2~5米或高可达15米。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中国著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上海市市花,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原产中国中部,现北京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现多见于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现世界各地均已引种栽培。又是晋江市市花。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7米,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胸径30厘米;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黄白色微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0-27厘米,宽4-9.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时两面网脉均很明显;叶柄长1.5-2厘米,疏被微柔毛;托叶痕几达叶柄中部。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长3-4厘米,宽3-5毫米;雄蕊的药隔伸出长尖头;雌蕊群被微柔毛,雌蕊群柄长约4毫米;心皮多数,通常部分不发育,成熟时随着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时鲜红色。花期4-9月,夏季盛开,通常不结实。
白玉兰是落叶乔木,高达25米,径粗可达200厘米,树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宽卵形或松散广卵形。幼时树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时则呈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灰褐色。顶芽与花梗密被灰黄色长娟毛。分枝习性随树龄幼长有别,幼时单芽延伸,故主干明显,树冠规整,而见花后,叶枝混合芽在果穗后双杈或多枝延伸,横向发展盛于直干生长,故树冠往广卵形方向发展。
叶片单叶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称凸头玉兰;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玉兰叶在基部通常有托叶或附属物,托叶有两种,枝端芽末的托叶贴生于幼茎上与叶柄分离,呈覆瓦状;叶部托叶散生,瓦刀状,粘着叶柄基部两侧,芽伸叶长,托叶脱落,幼枝上残存环状托叶痕,此为木兰科树种的识别特征。


花顶生,前一年秋季形成花芽,先花后叶;花具香气,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花被片共9枚,花瓣状萼片3枚,花瓣6枚,雌雄蕊多数。
玉兰花白如玉,花香似兰,其树型魁伟,高者可超过10米,树冠卵形,大型叶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泽,全市两摔条疏生开展,嫩枝及芽外被短绒毛。冬芽具大形鳞片。花先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花被9片,钟状。
花成辐射对称,蔷薇花冠,离生雄蕊,离心皮雌蕊,子房上位。
果实
蓇葖果熟时暗红色,种子具鲜红色假种皮。花期3月,6~7月果熟。
白玉兰的繁殖可采用嫁接、压条、扦插、播种等方法,但最常用的是嫁接和压条两种。播种、扦插、压条及嫁接等法繁殖。播种主要用于培养砧木。嫁接以实生苗作砧木,行劈接、腹接或芽接。扦插可于6
白玉兰

白玉兰

月初新梢之侧芽饱满时进行。播种或嫁接的幼苗,需重施基肥、控制密度,3~5年可见稀疏花蕾。定植后2~3年,进入盛花期。栽前应重施基肥,适当深栽。夏季是玉兰生长与孕蕾的季节,干旱时应灌溉。整枝修剪可保持玉兰的树姿优美,通风透光、促使花芽分化,使翌年花朵硕大鲜艳。


相关推荐